發酵液的預處理
發酵液的菌體細胞和蛋白質等雜質的存在, 會使發酵液黏度升高, 影響后續的分離操作, 特別是在精餾過程中, 隨著水分減少, 發酵液逐步呈粘稠狀, 使PDO的分離變得更加困難, 甚至結焦污染換熱器, 因此第一步需要對發酵液預處理, 除去上述雜質。
1 離心分離
離心是一種常見的固液分離方法,使用離心機可以很好的除去菌體和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 但由于需要較高的轉速, 而且樣品處理量較小, 導致設備投資和能耗很高, 不適合工業化生產。
2 膜過濾
該法是利用具有一定選擇透過性的過濾介質對目標物質進行分離, 常見的有微濾、超濾、納濾, 可根據各物質分子量的不同進行分離。發酵液的預處理一般可以利用超濾膜過濾除去發酵液中的大分子物質。
3 絮凝
絮凝就是通過添加絮凝劑, 使液體中不易沉降的懸浮顆粒聚集成團, 從而易于沉降。
4 雙水相萃取
當親水性有機溶劑 (小分子醇和酮) 與水和無機鹽以適當的比例混合時, 會出現液液分層的現象, 該雙水相體系被稱為新型雙水相體系。在此新型雙水相體系中, 發酵液中的PDO及其他醇類物質 (比如殘余甘油) 主要進入有機相 (萃取相) , 而發酵液中的其他成分主要進入水相 (萃余相) , 可去除發酵液中的絕大部分菌體、蛋白質、鹽以及其他雜質。
下一篇:已經是最后一篇了上一篇:臥螺離心機應用于含磷廢水處理
相關資訊
同類文章排行
- 發酵液的預處理
- 臥螺離心機應用于含磷廢水處理
- 離心機發熱原因的探究
- 管式離心機在植物提取行業的應用
- 如何提高臥螺離心機脫水效率
- 管式離心機對澄清的用途
- 平板離心機技術特性
- 橄欖油生產流程介紹
- 離心機防腐蝕功能
- 血液通過離心機分離3層物質是什么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